许三湾古城遗址及墓群:地上地下皆是宝
许三湾古城瓮城出入口
俯瞰现存许三湾古城全貌
墓砖播种图
墓砖伏羲女娲图
许三湾古城烽火台
许三湾古城南侧墓葬群
许三湾古城城墙
许三湾古城马面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曹志政 文/图
河西走廊,这个汉代以来中原王朝经略西北的咽喉要地,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千年前的辉煌,虽然已经湮灭,但残存在戈壁沙漠中的一个个古城遗址,仿佛还在诉说那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
在今高台县城向西南方向约30公里处的高台县新坝乡许三湾村,留存着一座古城遗址——许三湾古城遗址。古城虽然在规模上远逊于骆驼城,但完好程度在同时代遗址中首屈一指,被专家称为河西半荒漠地区古城遗址的典型代表。
据史料记载,许三湾古城始建于汉代,魏晋至唐代继续沿用,是汉唐时期重要的军事防御机构驻地。许三湾古城周围有墓群三处,可见封土的古墓葬上万座,是目前国内公布最为密集、保存最完好的特大古墓群。而地下墓室中精美的画像砖堪称“地下画廊”。
在高台县博物馆业务部主任李成康和驻守的两位文保人员的陪同下,我们从骆驼城遗址出发,大约行进七八公里路,便来到了许三湾古城遗址,从这里我们尝试揭开古城神秘的面纱。
戈壁土城雄姿犹存
千百年来,古城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屹立在荒漠之中,守护着高台的西大门。因为这里是一片不毛之地,坟堆遍布,所以很少有人光顾,许三湾古城也因此鲜为人知。1958年,政府号召大炼钢铁,有人去古城寻宝,获得大量铜箭头和铜钱币,古城才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座古城在史书和地方志中都不见详细记载。为了揭开古城和坟堆的秘密,文物工作者在1975年、1984年和1987年对古城遗迹和古墓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该城始建于汉代,魏晋至唐代继续沿用,是汉唐时期重要的军事防御机构驻地。清代亦曾利用,清乾隆后即废。
许三湾古城遗址有两处,一处是旧存汉、魏晋时期古城遗址残骸,方圆约三百米左右。另一处就是现存的许三湾古城。夏日晴空用无人机俯瞰许三湾古城,旧存汉、魏晋时期古城遗址残骸已不明显,现存建于明朝的土城清晰可见,棱角分明。
现存的许三湾古城是一座黄土版筑的土城,分为内城与外围二重结构,从建筑结构上看,这座古城的建筑风格,与明代长城、寨堡的建筑风格一致,当属于明代建筑。地面表层遗存有明初民窑青花瓷碎片和洪武挖足过肩磁碗底遗物。现存许三湾古城是明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高台站,明初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至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之间高台守御千户所的治所遗址。
清代前期,这座小小的城池又被利用起来,筑堡屯田。雍正时期“许三湾堡户三十九,口八十三”(《高台县志》),是当时高台最小的城堡之一,可见其开垦规模不大,并且到乾隆年间就再度荒弃了。
现存古城,内城基本完整,有瓮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94米。在城的南垣正中壁门并筑有方形瓮城,在城的四角筑有高大的方形角墩,南北垣内筑有长20米,宽2米的斜坡马道,北垣处中部加筑一马道,马道在考古学上称为“马面”。整个城垣高8米,墙基宽6米,顶宽3米,部分墙段有女墙,人马可以在城墙上行走,整个古城城垣面积10600平方米。城外东北50米处有黄土夯筑的方形烽燧1座,底宽10米,高约七八米。
据李成康介绍,以前的许三湾古城城内城周地表就可以看到大量汉唐时期的红陶片、灰陶片、白陶片以及少许清代的瓷片、瓦片等遗物。而早在1958年,人们就曾在城内掘出成堆的五铢、大泉五十、货泉、开元通宝等古币以及铜箭族、铜带钩等,总量重达1吨多,可以想见,昔日许三湾古城经济之繁盛、军事地位之重要。
许三湾古城及墓群是汉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重要的历史遗址,对研究当地的历史、经济,以及十六国时期割据政权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研究汉至唐代城市建设史、城建技术发展史等有重大价值。2001年这座古城及其周围的墓葬,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疑为骆驼城的前哨
近年来新编的《高台史话》中,对许三湾古城遗址的介绍是:“位居张掖酒泉盆地中部茫茫戈壁,南枕祁连,西望酒泉,北濒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整体为南部祁连山北麓洪积平原带……”从位置上可见,许三湾古城是建在河西走廊关键通道上的一座城池。
20世纪50年代,古城附近出土了“部曲督印”“赵猛印”“蔚多君印”铜印三颗及错银带钩一枚,从出土的文物来看,许三湾古城曾是一个军事要地。
从这座内外二重建筑的古城遗址上可见,在水源短缺或没有水源的地方筑城,用黄土夯筑外围墙,以期阻隔骑兵和攻城部队直接接近城下。明代的兵器除枪、刀、剑、戟、弓箭、弩机这些常用兵器外,在城防守御上又增加了一样新武器,那就是短距离火炮。从遗址的建筑结构上就能看到这一点,外围墙距古城墙在30-40米之间,外围墙的高度仅为内城高度的一半,从城上发射箭、弩、火炮,可以有效杀伤攻城部队的攻击能力,而这些技巧,在今天看来不足一提,但在古代大刀、长矛时代的战争中,却反映出高度的城防守御技术和智慧。
在前些年许三湾古城西南墓群出土的一件绢帛衣物上,有“建康郡表是县都乡口府里……”等字,与骆驼城南墓群出土的“建康郡表是县都乡下杨下里”木牍互为印证了汉晋时许三湾与骆驼城在行政建置上的关系。《资治通鉴》简略记载,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沮渠蒙逊追击西凉李歆,战于解支涧,败,不得已乃“城建康,置戎而还”,据此,有专家推测许三湾古城可能是沮渠蒙逊所建,是为戍守建康郡而建的军事城池。
因此,有专家指出,许三湾古城可能是古代抵御异族骚扰,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把守骆驼城的前哨阵地。
国内最大最完整的古墓群
比许三湾古城遗址更为出名的是遗址周围的墓群。著名文物考古专家彭金章来过高台许三湾后笑言:高台的宝不在地上,而在地下。考古发现,在骆驼城、许三湾古城遗址周围,有封土墓葬近万座,墓群以其分布密集、数量众多、保存完好而闻名于世,是目前国内公布最为密集、保存最完好的特大古墓群。
拍摄拜谒完许三湾古城,我们的汽车沿戈壁滩朝古城西南方向古墓群进发,汽车行走大约几分钟时间,汽车两旁便出现大大小小的“土堆”,文保人员告诉记者,这算是真正进入古墓群密集区了。
古墓大小不一,大多数为圆形,高一米不足。墓群中也有一些较大的土墩墓,方形,底边长30多米,高4到5米,通常为墓主人生前身份显赫之故。时值正午,置身于古墓群中,人们的神情不由得变得肃穆和崇敬,或许这里长眠的正是为抵御外敌入侵的英勇将士或是达官显贵。
同行的李成康讲起了调查清点如此大规模古墓群的故事:当年为了详细调查许三湾古城边这些古墓的规模,文物工作者买了一大捆木卫生筷,每查一墓,在墓顶上放一根木筷,以防漏查。
清点结果显示,在许三湾古城外东、西、南、北四面,分布大量墓群,有墓葬1万余座。古城遗址北部还留存有大面积农耕遗址。1980年-1986年,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多次调查,古城内采集有汉代“五铢”“货泉”、王莽“大泉五十”、唐代“开元通宝”、清代“康熙通宝”等钱币和汉代铜箭镞。
专家从这星罗棋布的古墓群中寻找许三湾古城由来的答案,据史料记载,两汉曾在今天的高台县西设置表是县,根据许三湾古城附近密集型的汉墓群考证,有专家推测表是县最早的治所即在今许三湾遗址附近。后因该地区多地震才易治他处。
已发掘的古墓中发现了前秦建元十四年的纪年墓画像砖、魏晋画像砖、木牍、前秦木板画、牵马俑、汉晋钱币、铜晋等,以品位高、数量多填补了国内五凉时期史料空白,突出反映了该地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方面鲜为人知的真实情况。
沉睡千年的魏晋“地下画廊”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河西走廊却相对安定,堪称乱世里的一处安身乐土,中原人纷纷移居河西,此时河西与西域的交通也得到恢复,政治安定与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使河西走廊成为当时北方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史载当时“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家家丰足,仓库盈溢”,高台及其周边地区的墓葬文化也在此时盛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许三湾城、骆驼城遗址抢救性发掘数座古墓,在墓砖上人们惊讶地发现了一些精美的画像,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这样的画像砖共有400多块。
这些砖画都是一砖一画,砖面用白粉涂底,丹砂饰边,中间用墨色 、丹砂作画。白描则流畅自如,彩绘则鲜艳浓烈。画像砖上有伏羲女娲神人之相貌,也多农夫猎户凡夫之形状;有宽衣大袖的汉人,亦有髡发髭须的胡人,农耕牧猎、交通出行、歌舞宴乐之景,皆活灵活现,情趣盎然,自由浪漫,被称为“魏晋社会生活的连环画”。
高台农村至今还存在一种职业,他们能看风水、定吉日,能写会画,熟练一套婚丧嫁娶的风格规章,当地人称他们为“道士”。地方史志研究者认为,魏晋画像砖的作者可能就是这样一批人,他们受雇于当地望族,为其设计墓室,并将墓主人死后可能继续的生活场景绘制在墓砖上。与敦煌壁画一样,高台魏晋砖画的作者都没有留下名字,千年以后,这群无名艺人却以其作品惊艳了世界。
看到画像砖的人们无不惊叹于砖画的色彩,在那个时代,有什么秘诀让这些图画经历千年颜色不褪?考古专家说,和敦煌早期的壁画一样,绘制魏晋画像砖使用的都是矿物质颜料,画匠们从大自然中寻找原料,化草木土石为五彩,搦于笔端。
绘画艺术肇始于民间,此后职业绘画和民间绘画就一直两条线并行,相映生辉,然而民间画匠及其作品少见载于史册。魏晋时期开宗立派的大师如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的作品仅有著述中的描述,少量存世作品也多为唐宋摹本,且争议较多。高台魏晋画像砖的发现,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