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地理 >> 山岳地质

7年造林700万亩 ——庆阳市践行新理念推进国土绿化工作综述

20-06-04 10:28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沈文刚

  环县车道乡樱桃掌村昔日荒山治理绿化后效果图。 李芳义 摄

  仲夏时节,步入黄土高原腹地的庆阳市,山川大地、梁峁沟壑、田野村庄,一派花红树绿、山青水碧、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在眼前,昔日的荒山上如今树木郁郁葱葱,绵延不绝,空气清新温润。“庆阳的生态变好了、气候变好了、风沙小了、雨水多了”,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是庆阳市近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工程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

  在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工作的过程中,庆阳市坚持生态立市,着眼大地增绿、农民增收、林业增效的目标,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紧紧抓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释放的政策红利,大胆创新林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苗林产业,特别是2013年以来,启动实施的“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每年造林100万亩以上,在全省率先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工作,奋力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筑牢陇东黄土塬生态屏障,全市的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接力传承 从数量恢复向质量提升转变

  子午岭位于庆阳市东部,地跨陕、甘两省,是黄土高原中部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天然次生林,山势呈南北走向,古人称北为“子”,南为“午”,山岭因此得名。上世纪50年代,人们称子午岭为“山高坡陡黄土堆,荒草藤条满山窝”。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森林覆盖率一度下降到37.4%。

  1980年5月,国务院将子午岭林区确定为水源涵养林区,各级政府制定了子午岭森林保护和促进林业发展政策措施,确定了扩大森林覆盖率、增强涵水效能两个主要发展目标,由当时设在林区的20多个国营林场进行水源涵养林建设。

  到上世纪末,随着国家禁止乱砍滥伐相关政策的提出,庆阳市停止了天然林生产经营性采伐,关闭了林区及林缘区木材市场,并于2000年在启动实施“天保工程”之后的10年间,“天保一期”工程累计投资3.2亿元,实现林业总产值1.53亿元。工程的实施全面遏制了对森林资源过量消耗问题,资源总量逐步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林区经济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明显减少。

  从2011年开始,“天保二期”工程持续推进。截至去年,累计投资11亿多元,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32.8万亩,有效落实森林管护任务914.69万亩,完成任务区森林资源管护站等基础建设项目44个,构建了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实现了森林资源从恢复性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

  到2020年,子午岭森林面积已增加到4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4.67%,比1985年增长44.08%,提高20.59个百分点,森林蓄积达到了1605.28万立方米,生态状况从逐步好转进一步向明显改善转变,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长期从事子午岭地区动植物研究的陇东学院教授周天林介绍,近年来在林区共记录到木本植物369种,其中乡土树种199种,引进树种170种,有名类中药材100余种。记录到脊椎动物284种,昆虫和无脊椎动物1370多种,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云豹等8种,二级保护动物33种。

  重点突破 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

  庆阳市土地总面积4067.6万亩,2012年底森林覆盖率25.26%,有宜林荒山、无立木林地800多万亩,面对全市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生态功能脆弱,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较为严重的实际,2013年,庆阳市提出每年造林100万亩,到2020年实现7年“再造一个子午岭”的林业生态建设目标。

  西峰区显胜乡蒲河村就是“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的受益地区之一,在工程实施中先后栽植各类苗林4000多亩,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蒲河村以及周边村庄的“乡村游”也带火了乡亲们的生活。“我一点都没有想到,这几年我们村的变化这么大,山绿了,游客也多了,我们也有了收入了。”村民刘书文说。

  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庆阳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充分利用宜林荒山培育林木种苗产业加快绿化步伐的意见》,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统筹推进荒山、通道、城镇、乡村、河岸等绿化工作。并将全市划分为三大区块,北部丘陵沟壑区以营造生态防护林为主,中部及西南部残塬沟壑区以营造生态经济兼用林为主,东部子午岭林缘区以培育林木种苗为主。积极探索“苗林结合培育,增绿又增收”的发展方式,形成了“结合林业项目融资培育、招商引资租赁承包培育、专业合作社集中培育、农民自主培育”四种新模式,先后引进造林育苗企业96家、育苗大户159户,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167个。农户把林药、林苗、林草、林菌、林菜、林经、林禽、林畜、林下休闲、林产品加工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生态旅游、林产品开发同步发展。目前,全市培育苗木14.8万亩、11.41亿株,建成家庭林场70个,林下经济年产值达到6亿元以上。建成国家森林公园2处、省级森林公园7处,发展“森林人家”等生态旅游120多家。

  截至2019年底,庆阳市已累计完成造林620万亩,其中绿化万亩以上流域105处135万亩,千亩以上流域741处24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骨干沟系531条、沙化土地169万亩。

  “‘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全部完成后,庆阳的森林覆盖率可提高7.62个百分点以上,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闫焕智说。

  综合施策 国土绿化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近年来,庆阳市将国土绿化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沟、坡、梁、峁、塬综合治理,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防沙治沙、义务植树、抚育管护、城乡绿化、道路绿化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设计,累计治理水土流失较严重骨干沟系662条,面积达1467.8万亩。

  同时,庆阳市把改革作为推动生态建设的内生动力,通过改革落实政策,释放活力。先后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宜林荒山培育林木种苗产业加快绿化步伐的意见》《庆阳市苗林结合培育推进方案》和《庆阳市苗林结合培育行动纲领》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明晰了经营主体对林木种苗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全市的1184.97万亩集体林地全部确权到户,其中家庭承包经营1125.17万亩,有43.5万户农民拿到了林权证,从根本上确立了群众在林地经营中的主体地位。

  庆阳8个县(区)实施的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直接参与群众超过130万人,创造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庆城县兴林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土地1330.8亩、荒山25000亩,投资2019万元,种植油松、国槐、金叶榆等树种,每年为1000多农户提供务工岗位,每户收入7000-8000元,最多收入户达3万多元;华池县乔河乡农民杨如厚联合种植大户,流转土地栽植油松、沙棘、刺槐等13798亩,给当地农民户均创收4500元……据统计,庆阳市利用宜林荒山发展苗林产业414.47万亩,累计增加农户收入20.9亿元。

  (庆阳市委宣传部供稿)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诗词里赏文物——刁斗 诗词里赏文物——刁斗
  • 庆阳华池:描绘美丽生态画卷 庆阳华池:描绘美丽生态画卷
  • 庆城:谱写绿色发展篇章 庆城:谱写绿色发展篇章
  • 历史眼丨炳灵寺这件泥抹子有1600多岁了 历史眼丨炳灵寺这件泥抹子有1600多岁了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绘就千里沃野新图景——甘肃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走笔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绘就千里沃野新图景——甘肃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走笔
  • 残疾“绣娘”潘小红 她与命运抗争 带领大家致富 残疾“绣娘”潘小红 她与命运抗争 带领大家致富
  • 甘肃简牍博物馆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今年8月完成主体封顶 计划明年年底免费向市民开放 甘肃简牍博物馆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今年8月完成主体封顶 计划明年年底免费向市民开放
  •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切实维护保障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甘肃省引起强烈反响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切实维护保障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甘肃省引起强烈反响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用公安速度,盘活“地摊经济” ——让
2   【馆长说文物】观剑谈史——战国对鸟首
3   诗词里赏文物——刁斗
4   敦煌研究院“一院六地” 实现首次全球5
5   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思考和建议
6   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系统基层党组织专
7   兰州新区主干道实现电信5G网络全面覆盖
8   老王说陇史丨兰州上西园 明代墓葬里的
9   《统万城铭》:甘肃才子一篇文章尽现大
10   秦安县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11   七里河区 以“绣花”功夫完成脱贫使命
12   推进现代国企治理能力建设
13   正宁县税务局:为企业复工复产再添力
14   牵着“铁牛”鼻子 搭上增收快车
15   徽县:土蜜“酿”出幸福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