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地理 >> 地理资讯

甘肃文化丨青城古镇李思瑶:巧手捏面人 指尖塑非遗

22-04-29 11:07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青城古镇李思瑶:

  巧手捏面人 指尖塑非遗

面塑传承人李思瑶

面塑作品栩栩如生。

  在榆中县青城古镇的民俗文化街上,有一间不显眼的工作室,走近一看,却别有洞天。布置雅致的房间里,陈列着许多“小玩意”。细心观察,原来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面人。

  工作室的主人名叫李思瑶,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她告诉记者:“家里三代人从事面塑技艺,从小深受祖父的影响,对面塑艺术情有独钟,经过多年的不断学习和研究,已形成了自己特有风格。”

  说起自己的面塑作品,李思瑶说:“面塑在我们家已经是第三代传承了,它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每次坐在面塑桌前,我就感觉能够完全静下心来,细心做好人物的每一个神态,衣服的每一个褶皱……因为喜欢,所以一直在坚持,以后我还会带着我的面塑走进校园,走进老百姓家中,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继续传承下去。”

  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俗称捏面人。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近年来,经过面塑艺术家们的悉心研究,对面塑配方进行了多次改良,使得成型后的作品可以长久保存。

  青城古镇,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早在清朝时期就是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李思瑶一家三代塑造的面塑作品在青城镇一带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面塑艺术品成为青城古镇热销的旅游产品。这些面塑的背后包含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习俗。“如今面塑正逐渐向收藏品、玩具方向发展,用途发生改变,制作内容也在悄然变化。”李思瑶说,面塑艺术正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展示着特有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张艾萍 通讯员 魏涛 刘彦令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