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地理 >> 地理资讯

陇南:“死角”变粮仓 撂荒土地再“逢春”

22-05-27 16:15 来源:陇南发布 编辑:刘姗

  原标题:陇南:“死角”变粮仓 撂荒土地再“逢春”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为守住乡村的生命力,端稳粮食饭碗,去年以来,我市把恢复撂荒耕地生产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精准发力、科学施策,扎实推进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不断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让“荒田”变“良田”,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让撂荒地成为乡村的“希望田”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我市深知,只有让耕地资源成为“香饽饽”,才能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使撂荒地现象一去不复返。

  基于此,我市高度重视,成立了陇南市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出台了《陇南市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关于切实做好撂荒地整治工作的通知》《陇南市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靠实工作责任,明确整治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和工作时限,加大撂荒地核实排查整治工作力度。

  走进武都区马营镇梁塄坎村,接连不断的隆隆声响传入耳中。田间地头旋耕机来回穿梭,除杂草、翻耕地、开垄沟,看着昔日撂荒地“摇身一变”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田”,梁塄坎村党支部书记王余社的心里也是十分高兴。

  “我村现有土地撂荒108亩。今年以来我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能人大户’带动模式,以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兼种当归、大黄、党参等中药材,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达到农户有粮和增收的‘双目标’。”王余社说。

  为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我市各县区组建了工作专班,细化整治措施,明确整治“责任田”,有力有序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

  同时,依法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落实撂荒地不予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规定,对连续撂荒两年以上的终止土地经营流转合同等相关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措施,切实推动撂荒地整治工作取得长久实效。

  边摸排,边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整治撂荒地17.28万亩。

  “各显神通” 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 

  初夏时节的徽县柳林镇柳林村,脱胎换骨式的复垦连日来正在进行中。“我们流转了300多亩撂荒地,建立‘撂荒地整治+带状玉米大豆复种’示范基地,发展甜玉米、大豆、架豆等粮食作物。”徽县恒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亮说。

  柳林村300亩撂荒地实现“变身”,得益于柳林镇自去年9月份集中开始的撂荒整治工作。柳林镇采取“支部+撂荒地整治+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模式,由村支部牵线搭桥,动员大户和群众签订流转合同,集中复耕复种连片撂荒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集中连片整治与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同步推进,不但整治了撂荒地,还形成了新的产业示范点,增加了撂荒地的经济收益,实现了双赢发展。

  康县岸门口镇选择创新“田长制”模式破局撂荒地难题。岸门口镇以牟家坝、杨家河两村为试点,积极探索建立“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村社两级“田长制”管理新模式,以自然区域为基础、以社为责任主体,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田长打造“试验田”、党员深耕“示范田”、农户种好“责任田”措施,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治理新方法。目前,两村共300余亩荒田已基本整治完成。

  西和县则是通过党建引领解决撂荒地问题。西和县稍峪镇通过“党组织+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在逐户排摸,实地勘察,建清撂荒地工作台账后,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积极引进有意愿、实力强的合作社,组织群众和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开展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全面解决土地撂荒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规模经营低、野生动物侵害等原因的“掣肘”下,我市各地相继形成“支部+撂荒地整治+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模式、“村集体流转+大户承包经营”模式、“党组织+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全员参与”模式等撂荒地整治利用的好经验、好做法。

  沉睡的撂荒地,在各种“神通”下被一一唤醒。

  让粮户有信心 让种地不艰难

  种地不划算、没人种,是导致一些地方出现耕地撂荒现象的原因之一。

  去年以来,我市各地采取宣传发动、组织引导、政策激励等多种措施,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户积极性,大力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和开发利用。

  把“死地”变活的土地流转,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徽县伏家镇李庄村,村民李军抓住撂荒地整治的机遇,将邻居撂荒的20亩坡地流转过来种植玉米。“我们是传统的农业村,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看着这么好的土地都荒了,我就心里难过。现在慢慢地发展机械化种植,种起来不吃力,还能多增加一份收入……”看着地里刚刚破土而出的玉米苗,种了一辈子庄稼的李军感慨万千。

  同时,我市还把撂荒地整治与产业奖补、农机具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落实挂钩,以一连串支农惠农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户、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大力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和开发利用。

  宕昌县筹资500万元用于撂荒地复耕复种,支持合作社和农户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其中100万元还用于重点村合作社采购农机具。

  康县对无人耕种也无人代种且无法流转的撂荒地,由乡镇、村负责组织耕种,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礼县推动落实《礼县“一扶一带”产业发展奖补暂行办法》《礼县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奖补暂行办法》等奖补政策,激励引导能人大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产业解决耕地撂荒。

  成县为群众免费发放中药材种子和订单万寿菊、辣椒种苗、化肥、农药等物资,引导复耕种植。

  ……

  一个个好政策不断落地田野,让种粮农户更有奔头。

  “我们将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加大投入、强化力量,持续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加强动态跟踪监管,不断巩固整治成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防止撂荒地问题反弹,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陇南贡献。”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撂荒办主任邱晓旭表示。

  坚定迎难而上的信心,凝聚同心协力的共识,鼓足一往无前的干劲,陇南“向撂荒说‘不’,迎良田回家”的号角正在不断吹响。

  如今,在陇南的广袤乡村里,对于很多撂荒地来说,地还是那片地,但生命力已大有不同……

  (文/记者 唐宁 图片来源于各县区发布)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