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古刹南郭寺
邓书俊
谷雨过后,经过一场春雨的浸润,空气清新,天气格外晴好,适逢周末,突然想去南郭寺转转,走到景区,顺着车窗外,景区门前高大巍峨的牌坊映入眼帘,沐浴着青山灵气的南郭寺大景区,掩映在苍松翠柏的怀抱里,古韵悠长。
南郭寺,坐落在天水市城南的慧音山北麓,始建于南北朝时期,1600多年的历史沉淀让这座寺院更有韵味,素有“陇上古刹”的美誉。
唐代诗人杜甫在秦州时,曾咏诗曰:“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至今声名远扬。古往今来,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游古寺,赏美景,感受千年古刹南郭寺深厚的文化底蕴。
来到南郭寺山门前,拾级而上,只见满目苍翠,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丛中,站在台阶顶上,举目四望,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南郭寺”匾额格外醒目,山门前的两棵千年古槐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晃动着,像一位快活的老人,向来往的游客招手。
步入南郭寺院内,园林庭院式的古建筑群,山门坐南面北,三重檐歇山顶,四柱三门,门额上悬挂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南郭寺”匾额。山门前左右两侧,两棵巨大的古槐巍然挺立,如两位镇守寺院的将军,人称“将军槐”。这两棵古树对称生长,树龄一千三百年,树干需几人才能合围,树冠遮阴蔽日,如苍龙横空,气势磅礴。
南郭寺依山就势而建,建筑规模宏大,一进三院,呈四合院状布局,进到里面,三院又相通相连。其主要建筑有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二配殿、东西二禅林院以及卧佛殿院。卧佛殿院内曾有建于隋朝的舍利砖塔,因地震倒塌,现塔基尚存。院内风景优美,金竹葱茏,古柏苍翠,巨槐参天,殿宇禅院错落有致,既有汉柏唐槐的传说,更有诗仙诗圣的游览题咏。
山门内侧左钟楼,右鼓楼,东为“杜少陵祠”,西为“禅林院”,南面天王殿,门额上悬挂着摹北宋米芾的“第一山”三个大字,字迹古朴苍劲。殿内塑弥陀佛像,彩绘泥塑。庄严沉静,神态逼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西院是南郭寺的主体建筑,院内占地数亩,大雄宝殿是这里最宏伟的建筑,坐南面北,面宽五间,单檐歇山顶结构,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殿内塑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佛像等,体态丰腴,神情端庄。
杜甫诗中的“老树”,就生长在大雄宝殿门前。“春秋古柏”“龙爪槐”“本氏卫矛”三株古树,被当地人称为南山“三绝”。
“南山古柏”位于院子中间,为春秋时代所植,与我国的孔子同年代,故名“春秋柏”。这棵侧柏,经风历雨,满身沧桑,树龄两千五百年,树形之奇特,如曹雷击的一样,从根部裂为三瓣。更奇的是三株树中间,夹着一棵二百多年的小叶朴,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人称“柏抱朴”。树身开裂脱皮,了无生机,冠顶上竟发出一簇簇柔条,青翠欲滴,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向南一株,高架在铁塔之上,像一把利剑,斜刺南天。向北两株,一株干枯不朽,如擎天柱,直通天空。另一株,沉重的树身巧架在一棵三百多年的古槐枝杈上,古槐委身于柏下,状若以幼扶老,人称“雷锋树”。
院子的西北角,长着一棵“卫矛”,树龄大约二百年,树围二米,树高十八米,树身沟壑纵横,布满青苔,硕长的身子斜卧在屋脊上,犹如一条绿色的长龙,似要腾飞而去。据说这棵树是一位高僧从南方千里迢迢瓶插带来,扎根于天水,吸大地之养分,纳日月之精华。卫矛在南方属于小灌木,而在北方十分少见,在人杰地灵的天水,历经风霜雨露,长成参天大树,着实罕见。
院子的北面,长着一棵龙爪槐,树龄二百年,树干笔挺,树枝如龙,树冠如云,叶茂蔽日,腾云驾雾,冲天直上。这棵龙爪槐树形之奇特,造型之美观,如同巨型盆景一般,极具观赏价值。
踏着曲径通幽的甬道,进入东院,东院山门为三开重檐悬山顶垂花牌楼式,门额上原是“三秋池宫”匾。门内东西各有一房,正中有过厅,厅后有一座攒尖顶六角亭,亭柱为六棱形,亭上书有“北流泉”三字,亭中间一六角石井,井上紧紧盖着一玻璃钢盖,这便是杜甫诗中的“北流泉”。此泉又名湫池,水质甘甜,“旱盈潦缩,四时不竭”。传说祈雨极为灵验,有“南山灵湫”之誉。
过北流泉,就到了闻名遐迩的“二妙轩”诗碑廊,碑长三十多米,高四米有余,因集书法名家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书法于一体,诗妙、字妙故称“二妙”。诗碑上有杜甫陇右诗60首,诗碑周围还有天水名人冯国瑞、霍松林的秦州诗墨迹和《“二妙轩”序》,是研究天水文化名城和杜诗的难得实物资料。
春和景明,南郭寺大景区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春意。一簇簇花丛散落在山头,各色的花冠随风摇曳,散发出阵阵花香,沁人心脾。陶醉在南郭寺大景区春色里的游客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满园的春色。
- 2024-05-06【文化中国行】在张掖大佛寺感受文化之美
- 2024-05-06天水,凭什么?
- 2024-04-28甘肃麻辣烫地理图鉴
- 2024-04-30祁连山下冰沟河 水草丰茂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