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中秋节摭谈
藏经洞出土绢画,月中有蟾蜍和玉兔捣药。
天祝吐谷浑大墓出土壁画。
藏经洞出土绢画,千手千眼观音图。
大漠、圆月和星空组成的梦幻月牙泉。(本文配图均为资料图)
高启安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最早源自对月亮神的崇拜。华夏大地因有神话嫦娥偷吃羿从西王母处得到的不死之药以奔月,遂以蟾蜍代替月亮,使月神崇拜成为美妙的神话传说。
张衡《灵宪》:“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祀月神,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有祭月、拜月举动。
祭月神,“日、月、星”谓“三光”神一同祭拜。敦煌文献P.4017《鹊踏枝》有“仰告三光珠泪滴”语。
敦煌文献P.2838《拜新月》中这样写道:“荡子他州去。已经新岁未还归。堪恨情如水。到处辄狂迷。不思家国。花下遥指祝神祇。直至于今。抛妾独守空闺。上有穹苍在。三光也合遥知。倚屏帏坐。泪流点滴。金粟罗衣。自嗟薄命。缘业至于斯。乞求待见面。誓不辜伊。”感叹对感情的忠贞。
同卷另一首《拜新月·国泰时清》则曰:“国泰时清晏。咸贺朝列多贤士。……况当秋景。蓂叶初敷卉。同登新楼上。仰望蟾色光翅。回顾玉兔影媚。明镜匣参差斜坠。澄波美……万家向月下。祝告深深跪。愿皇寿千千。岁登宝位。”登楼拜月,祝愿君王长寿,早登宝位。显然,这是归义军时代借拜新月,为当时的掌权者祝愿的颂词。
敦煌曲子词中还有一首《望江南·天上月》:“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与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揭示了中秋团圆的习俗。
上揭拜月时的祈求内容及出现的蟾蜍、玉兔字样,真切地表达了人们希望团圆、长寿、国泰民安的愿望。
至唐代,已经产生了“月宫”“蟾宫”“广寒宫”等月神居处的完整形象。敦煌文献S.6836《叶净能诗》中有段奇幻诡谲的故事,说的是唐玄宗在道士的帮助下,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领略了月宫水晶琉璃装扮的仙境。此传说并载于《唐逸史》等文献中,内容稍有不同。
“唐明皇游月宫”传说在敦煌的流传,说明八月十五中秋节,敦煌人同样遥望广寒,祝拜新月,诉说心事,寄托美好愿望。
而将神话故事嫁接在宗教内容当中,是蟾蜍崇拜和玉兔捣药与升仙、长寿观念深入人心的写照。
敦煌壁画和藏经洞出土的绘画品中,其日月光菩萨画面中出现的菩萨高举双手,手中持日月,日月用三足乌和蟾蜍、玉兔捣药图像来表现,正是早期蟾蜍崇拜和长寿、升仙主题的延续。这样的图像计有数十幅。如“藏经洞出土绢画,千手千眼观音图。两手分别持日月,月中有蟾蜍和玉兔捣药”“莫高窟第76窟日月光菩萨手举月亮,月中有蟾蜍和玉兔捣药图”“莫高窟第35窟”。早在汉代,众多的画像石、画像砖、帛画、壁画中就多有这样的图像,如“江苏睢宁县汉画像石”“山东汉画像石”“武威磨嘴子汉墓铭旌画”“长沙马王堆帛画”。至唐代后期,还出现在了吐谷浑人的墓葬当中,如“天祝吐谷浑大墓出土壁画”。
月神崇拜与长寿、升仙、祛病等联系起来,与蟾蜍代表月亮,蟾蜍休眠被认为死而复生,分泌的蟾酥可令人兴奋、致幻,可消炎等药用效果有必然联系。
因此,敦煌人在五月端午,也要捉“蛤蟆”(蟾蜍),敦煌文献P.2661《诸杂略得要抄子一本》记载:“如五月五日,蝦墓(蛤蟆)左足,系著右肩臂上,博戏决得胜。吉。”
在上揭“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中,唐明皇跟叶静能索要成仙之药:“忽于一日,皇帝意欲求仙,诏净能于大内顾问。净能奏曰‘臣典陛下遥探仙药去。’净能一身元在观,化为一身与陛下取仙药。行至钱塘江,见水深森淼,广阔莫测其涯。江有恶蜃,舟舡不敢过之。净能遂书符一道,抛向江中,其江水泥澄。三日漂其恶蜃于沙滩之上。净能一见,劣时斩为三段。便过其江,取得仙药,进上皇帝。皇帝大悦。”隐约透露出仙药来自于“恶蜃”。
杜甫《月》诗谓:“入河蟾不没, 捣药兔长生”。李白《古朗月行》说:“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都说明唐代流行拜月,以蟾蜍分泌之蟾酥制作长生不老仙药的事实。
唐玄宗曾作《与宁王宪等书》,记载玄宗曾以仙药分赐兄弟之事:“顷因余暇,妙选仙经,得此神效方,古老云:‘服之必验。’今分此药, 愿与兄弟等同享长龄,永无限极。”
八月十五中秋节在唐代被称为“千秋节”,又被称为“天长节”。《旧唐书》卷八:“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宴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以下献镜及承露囊,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仍编为令,从之”。要放假三日。《唐六典》:“内外官吏则有假宁之节,谓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通清明四日,八月十五日、夏至及腊各三日……”
在这一天,敦煌也举行各种庆典活动,活动的内容已不限于祭拜月神,而浸入了多种佛教信仰仪式:上窟礼佛、斋会、开经、宣卷、印沙、燃灯、敲钟、脱佛等。
敦煌文献P.2661《诸杂略得要抄子一本》记载,月乃六神之一:“右难此六神各字,识之不兵死,女人识之不产亡,有急难呼此神老(名),老不避(备)死,吉。一云,知此六神名,长呼之,即长生不死,上为天官。”
莫高窟469窟(53窟北壁之小龛)于1952年清理发掘时,发现内有题记:“广顺三年(953年)岁次癸丑八月十五日,府主太保就窟上造两千仁(人)斋藏内记。”
敦煌文献P.2255V卷《愿文》记载举办“檀那之会”,时间正是八月十五:“……谨于秋季之中旬,式建檀那之会。于是击鸿钟,召青目,开宝帐,俨真仪,供列席而含芳,香靉空而结雾。当时也,金风曳响,飘柰菀之疏条;玉露团珠,困禅庭之忍草……”
延及后世,敦煌仍继承了祭月风俗。
《重修敦煌县志》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各家皆烙月饼,取团圆之义。杂瓜果等物献神,或互送亲友。至晚,月光上时,设案庭中,陈瓜果与月饼、香、烛等物祀月。女子出嫁或在母家,多归夫家,谓之‘团圆节’。”与中原各地风俗一致。
虽然史料未载敦煌当时有“月饼”字样,但文献记载,节庆期间通常食用一种精美的食物“细供”,细供中包括一种称之为“饾饤”的打制饼食,同于后世所谓“点心”,距敦煌不远的吐鲁番唐代墓葬出土物中就有该类食物,以之充任月饼,表达敦煌人节日期间“陈百味”以献月的虔诚,当在情理之中。
及至当代,河西走廊均有八月十五制作月饼的习俗,各地的月饼形状大同小异,有些月饼上面还有蟾蜍、玉兔面塑。敦煌当地烤制一种大饼,俗称“锅盔”,制作时,发面兑碱,掺入香油、花椒、香豆粉等香料,反复揉匀后,直径约有30公分,厚度达到5公分,饼的边缘捏纹饰,饼中间描画有关月亮的各种图案,再放入炉中烤制或蒸制而成。烤制炉用土炉和铁鏊,如今的锅盔仍延续了传统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