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地理 >> 风土人情

永靖傩舞:探寻古老文化的神秘魅力

2025-01-10 09:13 来源:甘肃日报

  傩舞表演 李忠(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四大圆圈纹双耳彩陶罐 永靖县博物馆藏

  傩舞表演

  傩舞表演

  傩舞戏人物面具——关羽

  黄河永靖县炳灵石林段 吕亚龙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婷 吴涵

  傩,一半是“人”,一半是“难”。“人避其难”方为傩。

  在临夏永靖县,就隐匿着这种神秘而古老的傩文化。它宛如一颗蒙尘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幽微而迷人的光芒,承载着这片土地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民俗风情。

  傩舞,作为永靖傩文化的核心表现形式,堪称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这也是一场来自远古的神秘呼唤

  一

  永靖傩舞俗称“七月跳会”,流传于甘肃省永靖县西部山区杨塔、王台、红泉和三塬等乡镇的聚居村落。

  “正月里来是新年,老爷勒马者斩调山……”一场大雪过后,永靖县红泉镇吴家庙内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傩舞展演,表达他们对祖先的敬意。傩舞非遗传承人孔维全介绍,“村民们共同筹集粮食和资金,自发组织了这场傩舞展演。”

  “一上二退三交叉,四上五退转麻花;六卷云花四角转,七变一字长蛇线;走罢云花转大圈,快步小跑跳旗完。”《会手舞》是永靖傩舞的开场戏。会手们不戴面具,也不化妆,头戴红缨鞑帽,身穿黑色古袍,下着红裤,肩上斜搭一块三角红布,每人手持一杆一丈有余的鸡毛旗起舞。

  在铿锵有力的锣鼓伴奏下,四位钺斧手率领24名会手,高举鸡毛旗帜,踏着“禹步”,威武雄壮,时而“三回九转”,时而《攒五云》,时而《透七星》,口中不时发出“好—好—好”的吆喝声。其场面庄重又诡谲,热烈而神奇。傩文化专家石林生介绍说:“作为永靖七月跳会先导的《会手舞》,它象征着古代军傩出征演武的阵势。”

  《会手舞》结束后,是一场热闹非凡的“种庄稼”傩戏表演。傩戏,是永靖傩文化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将舞蹈、音乐、戏剧、文学等多种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民俗风情。

  演员们头戴面具,象征着“庄家佬”“娘子”“牛和马”,手中紧握着古老的农具,俨然守护着传承千年的农耕使命。庄家佬教娘子学种田、犁地、撒种子,但是娘子倒驾牛、反犁地、倒着走、反撒种等不懂农活的动作,以及她反拿道具的行为引得观众捧腹大笑。庄家佬不厌其烦地教导她怎样套牛、如何犁地、撒种,使她学会了如何种庄稼。表演中还有娘子倒拿榔头打土块等闹剧,更增添了人们的笑料。

  “傩文化是在中国农耕社会长期孕育和生长的综合性文化形态,它是以祈福纳祥为核心的民俗现象,波及宫廷和民间,影响深远。据考古资料、历史文献、田野考察三重论证,它发端于史前,形成于唐宋,成熟于明清。从其表演形态来看,永靖傩舞戏属于祭祀仪式剧,即祭中有戏、戏中有祭。演出最大的特点是靠角色肢体、语言来完成戏剧故事,为哑剧,非常原始,是中国戏剧的雏形,很有研究价值。”石林生说。

  永靖傩舞戏剧目丰富,有历史演义型、生产劳动型等。据不完全统计,有近40多个剧目。

  傩舞戏表演形式丰富多样,舞者们头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的傩面具,身着风格古朴、绣有神秘图案的服饰,伴随着雄浑激昂的鼓乐声,舞动身姿。他们的动作刚劲有力,步伐沉稳矫健,或跳跃,或旋转,或屈伸,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意,仿佛在演绎古老传说中的神秘故事。

  永靖傩舞在当地民俗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族记忆,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古代祭祀仪式的活化石。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认同感,还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对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等领域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岁月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吸引着人们去探索与传承。

  二

  在有着神秘色彩的黄河三峡之畔的炳灵寺周边地区留下了古代傩文化的神秘影子。“傩”早在史前就已发端,唐代时在炳灵寺一带出现并流传下来。至今,“傩”在永靖民间有着其继续生存的深厚文化土壤,以顽强的生命力流传数千年而不衰。

  唐末宋初,炳灵寺一带被吐蕃所占领。一些吐蕃人前来骚扰这一带的汉人,并趁机抢收庄稼。汉族百姓为防止蕃人的野蛮行径,就在此时戴上“脸子”(面具),打着旗子,鸣锣击鼓地进行游行。入侵的蕃人再也不敢贸然侵犯。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每年丰收的年景,祖祖辈辈就形成了戴面具跳会的习俗。

  永靖炳灵寺169窟有供养人墨书题记“秦州陇城县防秋健儿”,防秋健儿是唐代边陲地区的秋收季节防备吐蕃入侵的丁壮的称谓。明嘉靖《河州志》载:“天宝年间,每岁积石军麦熟,辄被吐蕃获之。”

  永靖的傩舞在民间俗称“七月跳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军礼”的基本内容,所使用的面具大多数为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中勇猛善战的武士和将军,另一方面还增添了三国历史故事和民间民俗生活内容,增强了民众的观赏兴趣。

  据石林生介绍,在永靖县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这与当地傩舞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潜在的历史文化联系,它们共同见证了永靖地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承。

  从时间维度来看,彩陶纹饰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人类艺术与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永靖傩舞起源于史前的图腾崇拜、祭祀活动,成形于唐宋,成熟于明清。二者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见证了古代文化的演变。

  彩陶纹饰中的许多图案都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寓意,如马家窑彩陶上的水波纹、旋转纹,可能与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对水的依赖有关;古时期在永靖县遗留下来的半山文化彩陶罐,罐上的彩绘纹饰叫作神人纹,这个纹饰所表现的动作与傩戏中表演的动作相吻合,据此推测,在远古时候傩文化已经在永靖存在了。在艺术风格上,彩陶纹饰具有简洁流畅、规整对称等特点,其图案组织讲究对称、均衡、变化,疏密得体,并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则。永靖傩舞的舞蹈动作则古朴粗犷,刚劲有力,同时不失灵动与节奏感,二者在艺术表现上都体现了那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彩陶纹饰中的一些具象图案,如鱼纹、鸟纹、人面纹等,可能具有图腾崇拜或宗教祭祀的象征意义。永靖傩舞中的面具也是极其重要的象征元素之一,不同的面具代表着不同的人物,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这些元素都为我们了解古时文化和信仰提供了重要线索。

  三

  面具,是永靖傩舞中最具特色与魅力的元素之一。这些面具形态各异,有人面、兽面、神面之分。人面面具或端庄慈祥,或狰狞恐怖,喜怒哀乐,各具神态,生动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兽面面具则以虎、豹、熊、狮等猛兽为原型,造型夸张,凸显出动物的凶猛与威严,象征着力量与守护。

  永靖傩面具(脸子)有多种功能,它是古代用于狩猎的生产工具,用于战事的一种防护武器,用于舞蹈的一种化妆道具,所以它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物。

  永靖县博物馆康瑞芝介绍:“永靖古代的旧傩面具,尺寸硕大,佩戴时可覆及后脑。这些面具上描绘的眉毛、鼻子、眼睛乃至面部肌肉、胡须、发冠等,都十分生动传神,人物、动物无一不是形神具备,件件面具渗透着民间艺人的才华,突出显示了民间艺术的魅力。”

  展厅内的关羽面具,长42厘米,宽30厘米,高14厘米。他头戴冠帽,面色赤红,蚕眉凤眼,长耳美髯,手法写实,气韵生动。纯红色象征忠勇、耿直的性格。娘子面具头绾高髻,细眉大眼,口带微笑,脸型清瘦,与众脸子不同。观其用料,布更粗,是唯一一件年代更为久远的脸子。

  这些面具是如何制作的呢?康瑞芝说:“它们是用粗麻布层层黏合而成,再用彩笔绘画,涂以桐油,坚韧不怕摔打雨淋。脸谱绘画在以汉族通用的‘红为忠,粉为老,黑为耿直,黄为暴烈,蓝为草莽,绿为侠义’等特点的基础上,融进了当地土著民族绘画风格,以艳丽的色彩,奇特的构思,表达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品德、身份。”

  面具的制作工艺极为精湛,需经过选材、雕刻、彩绘等多道工序。民间艺人凭借着世代相传的技艺与丰富的想象力,选用质地优良的木材,精心雕琢出面具的形状,再施以绚丽多彩的颜料,让每一个面具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这些面具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永靖傩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见证了历史的沧海桑田。

  2008年6月7日,永靖七月跳会(傩舞戏)被扩展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傩文化已成为永靖县一张耀眼的县域文化名片,以其保存之完整、形态之原始、活动之广泛、特色之鲜明,成为中国和世界傩文化海洋中的一朵奇葩,被誉为研究古文化的“活化石”。

  永靖傩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民俗价值与精神价值。保护和传承永靖傩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维护与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